欢迎来到 农家乐调研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交流 > 正文

“微改精提”细描“潇洒桐庐” 助推文旅融合

  • 时间:2023-09-20 22:12:06
  • 来源:
  • 作者:
  •  

  橙黄的阳光带着炽热,拂过的清风夹着和煦。行走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的水杉大道,一棵棵水杉直插云天,犹如哨兵列队一般挺拔昂然。“微改造、精提升”后的梅蓉村,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村里还不断挖掘乡土文化、推进艺术乡建,打造出富春江桐庐段的“黄金左岸”。

  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推进大花园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之举。自列入全省“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县以来,桐庐县因地制宜,围绕群众和游客的需求,进一步美化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优化业态供给,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景点和项目,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如今,桐庐县“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已入库261个,总投资额约12.34亿元。今年二季度,桐庐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成绩优异,在各县(市、区)的微改精提综合指数中位居前列。

  匠心雕琢

  旅游景点从“盆景”变“风景”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桐庐将“微改造、精提升”与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全域旅游等工作有机结合,将之转化为游客的体验感、群众的获得感、居民的幸福感。

  大奇山、桐君山、千樱谷、瑶琳仙境等传统地标景区,桐庐的后河村、严陵村等乡村,也纷纷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迎亚运等工作开启了“美颜”模式。

  盛夏时节,清代诗人臧槐故乡麂坞自然村的千樱谷里绿意葱茏。以前,这里受地理位置所限,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村里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把原有的乡野小道改造成登山步道,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茶山、杨梅树等,有效盘活了周边旅游资源。

  微改造的精髓在于一个“微”字,桐庐努力把“绣花”功夫做足,让游客在细节之处,感受“潇洒桐庐”的魅力与温度。

  瑶琳仙境溶洞内的灯光改造,充分吸收游客意见,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如今推出的5.0版深受大家欢迎;天子地景区提升了4D裸眼、最长漂流、天空之境等一大批惊险刺激、体验丰富的娱乐项目,让游客体验更加“立体”;在严子陵钓台景区植入沉浸式“山水剧场”;登桐君山途中,游客可以寻药祖桐君、感受中医药文化、赏春江美景等,一批标志性景点焕发新的魅力。

  文化赋能

  助力乡村从“塑形”到“铸魂”

  老房子变身梅蓉精神纪念馆、前房厅变身为深澳老茶馆,武盛古街“微改精提”后不仅面貌一新,还注入了丰富的业态。桐庐还建设了桐君中药非遗主题旅游公园、范仲淹纪念馆、桐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等一批文旅新地标。

  桐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举措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底蕴,使其合理合情合景地融入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场所等重要场所节点,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成为桐庐“微改造、精提升”的独特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产业兴旺

  人民生活从“共享”到“共富”

  近些年,翙岗村居民都纷纷感叹,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正变得越来越“潮”,不仅仅是因为前段时间“万人空巷”的“喜街”活动,更是近年来村里大力深化村旅融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创新利用,与当下火热的动漫等元素碰撞带来的结果。

  不为了改造而改造。桐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微改造、精提升”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其支柱便是产业和经济。

  像翙岗村这样,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实现美丽风景吸引“美丽人气”,“美丽人气”助推美丽经济的案例,在桐庐并不罕见。

  旧县街道将原养老院地块改造成母岭村桂花产业园,预估年销售总额达300万元,惠及400多户农户,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梅蓉村总投资近70万元,将村属原链条厂闲置厂房改建为杨梅酒坊,带动了人气,也带来了收入;百江镇把荒废的黄土坡改造为面积3700平方米的双樱谷露营基地,包括戏水池、游步道、生态碎石停车场、草坪、人造溪滩、无痕露营区等多种类型的娱乐休闲设施。该露营项目改建完后成效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也丰富了旅游业态。

  桐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桐庐将继续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聚焦景观精美、设施精良、体验精致、服务精心、运营精细“五精”要素的小场景打造,推动全县人居环境更美,文旅特质凸显,文旅融合更深,助力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努力成为展示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崭新窗口。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zj/202309/t20230920_94736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调研网 dy.nongjiale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2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