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家乐调研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品农家乐 > 正文

多年生稻秋播育秧技术研讨及培训会在贵州思南县举行

  • 时间:2023-06-18 07:21:22
  • 来源:
  • 作者:
  •  

  

  人民网思南6月10日电 (龙章榆)6月9日,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委托,由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承办的多年生稻秋播育秧技术研讨及培训会在贵州省思南县举行。

  

  研讨会现场。人民网 涂敏摄

  多年生稻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利用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可实现“一次栽种,多次收割”。

  

  位于思南县塘头镇的多年生稻种植试验田。人民网 涂敏摄

  2017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了全国多年生稻示范推广工作机制。贵州多年生稻课题组针对长江流域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冬季气温低、多年生稻稻桩越冬存活率低、第二季积温不够等突出问题创新研发了多年生稻秋播育秧技术。

  

  位于思南县塘头镇的多年生稻种植试验田。人民网 涂敏摄

  会上,贵州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贵州省农推总站副站长曾涛重点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多年生稻秋播育秧技术的具体情况。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贵州大学水稻产业研究院以及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河南、广东、广西、云南省(自治区)的农技站(中心)专家对该技术热点、难度问题进行了详细研讨交流。

  

  与会专家到思南县塘头镇水稻种植基地观摩生稻秋播育秧技术。人民网 龙章榆摄

  多位与会专家认为,贵州多年生稻课题组研发的多年生稻秋播育秧技术在长江流域积温5000°C以上地区实现增收一季稻谷有巨大潜力,将根据本地实际,结合贵州经验开展该项试验研究,为长江流域早日实现多年生稻“一种两收”提供技术支撑,为多年生稻与秋冬种作物轮作提供条件。

  据了解,下一步,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将与相关单位在长江流域适宜生态区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推进多年生稻秋播育秧技术的熟化应用,为实现长江流域适宜稻区“增收一季稻”目标提供新动能。

  (来源:人民网)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306/t20230612_80179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调研网 dy.nongjiale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2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