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容错纠错
为担当者担当
一心为群众办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被“打板子”,不仅会寒了干部的心,还会束缚他们的手脚。干部如果为了不出错而机械搞执行、宁愿少干事,容易贻误发展时机。建立容错机制,就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干事。基层干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多一些灵活处理,少一些不通情理,多一些急事急办,少一些急事缓办,受益的是地方发展和民生福祉。
当然,容错不是纵容,保护不是庇护。容错与问责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都旨在帮助干部更好尽责担当。明确哪些错该容,哪些错该纠,就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分清为公与为私、无禁与严禁、无心与有意,进而更好保护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
——摘自5月10日《人民日报》(作者原石)
“跑腿经济”
要跑出质量和信用
不论是忘带物品,使用“跑腿”帮取送,还是下单“跑腿”帮取号,正如有网友感叹的,“只要是你想要的,万物皆可即时到家”。这样的新业态自然催生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相关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跑腿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3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64亿元。
目前国内对“跑腿经济”还没有进行具体的行业界定与划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就导致“跑腿经济”存在门槛低、定价随意、“跑腿公司”资质不全、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甚至还出现过帮忙刷单等乱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需要适时拿出解决办法。在行业发展方面,如何持续激发消费者需求,拓展各种新应用与服务场景,更好地融入各地正在推进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也需要业内参与者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推动“跑腿经济”向多元化、专业化、有序化发展。
——摘自5月24日《经济日报》(作者年巍)
城市街头
容得下这只“蛙”
正如有人所说,穿梭在夜市的“卖崽青蛙”不仅是社交媒体上的“宠物”,也是“贩卖快乐”的城市风景线,为匆匆路过的人们提供着情绪价值。如果“卖崽青蛙”的行为无碍市容,不妨多一点包容。如果确属对城市秩序、他人权益造成不良影响,那么依法依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城市的秩序需要刚性的守护,而城市的烟火气则需要更多柔性的呵护。
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市,理应容得下“卖崽青蛙”这类“小生意”的生存,井井有条和包容开放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体。刚柔之间的管理艺术,确实需要好好把握。
——摘自5月17日《浙江日报》(作者逯海涛)
(以上摘自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www.hubpd.co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调研网 dy.nongjialew.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