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一”假期,省文化和旅游厅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牵头成立了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指挥长,相关单位组成的“五一”假期旅游工作指挥部。分工协作、通力配合,全力加强“五一”假期文旅市场规范整治和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市场加速复苏,安全平稳、规范有序运行。
总体情况
“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26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78亿元,分别达到2022年“五一”假期的4.9和4.5倍,分别恢复至2019年“五一”假期的146.9%和101.9%。纳入重点监测的十大热门景区(4家5A,6家4A)接待游客33.38万人次,门票收入2222.82万元,旅游车辆3.6万辆。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86场次,服务群众30万人次。
运行特点
一、复苏进程明显加快。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出游人次超过疫前水平,出游的线路更长,更加注重体验。在全省接待游客总量中,省外游客86.27万人次,占比33%,平均日均接待省外游客17.25万人次。入青外省旅游车辆17.05万辆,日均入青3.4万辆。文化和旅游市场复苏进程明显加快,预计在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避暑旅游可能接近甚至达到疫前同期水平。
二、本地游、周边游占据主流。本省居民出游以周边游和乡村游为主,省内旅游产品类型丰富,质量明显提升,更多的玩法和资源被挖掘开发,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西宁市人民公园接待游客58.96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约11.8万人次;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力盟商业巷步行街到访人数34.5万人次;唐道637旅游休闲街区到访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贵德国家地址公园接待游客5707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1万元;互助县卓扎滩景区接待游客112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5万元。
三、传统景区迸发新活力。“五一”假期,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等传统景区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以全新面貌迎接旅游小高峰,焕发新活力。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7.08万,实现收入743.28万元,较2019年假期增长103.7%。塔尔寺景区接待游客 5.94万,实现收入362.87万元,较2019年假期增长118.6%。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4.58万,实现收入309万元,达到2019年假期的98%。大柴旦翡翠湖、艾肯泉等新晋网红景点与之相比略显逊色。
四、文化游占据新高地。“五一”假期,“文博+旅游”“文艺+旅游”等组合产品持续大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擦出新的火花。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首次对5G数字体验馆免费开放,举办了“博物馆里的劳动课之石磨体验”社会教育活动,接待游客16653人次。平安驿河湟文化体验地举办“五一”电音节,接待游客11.58万人次;乐都卯寨举办“漫游古镇.相约卯寨 ”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艺术节,接待游客2.1万人次;民和七里花海第三届郁金香文化节花儿演唱会,接待游客2.61万人次。
五、定制游成为新亮点。生态、户外旅游深度体验备受青睐。海北州“敢斗山海4+2专业骑行产品”“勇者无畏徒步产品”“大湖南北自驾产品”“逐梦童行亲子游产品”等全新主题旅行线路,成为针对90及00后市场的特色主题旅行定制产品。“生态、康养、露营、体验”开启文化+牧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态势,蕃域文旅团队举办同宝山国际生态露营季系列活动,接待游客500余人,客单人均2000多元,远高于普通团队。
六、文旅消费成效明显。“五一”假期,我厅开展了“春暖花开,我要旅游”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参与人次6571人次,核销37.16万元,直接拉动消费150.45万元,间接带动消费1053.15万元。假日期间,全省消费市场呈现“供销两旺”态势,截止5月2日下午14:00点,全省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2022年增长33.68%,较2019年增长0.37%。西宁市、海东市、黄南州、玉树州和海西州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分别较2022年增长34.22%、49.81%、72.54%、95.55%和32.62%,分别较2019年增长-4.27%、8.12%、49.96%、199.66%和9.12%。
主要工作举措
今年以来,出境游试点恢复、各地文旅局长花式“出圈”, 为“五一”做足了预热和铺垫。假日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和部署要求,坚持大局意识和底线思维,确保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一、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五一”假期旅游工作指挥保障工作机制,凝聚成员单位工作合力,成立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总览全局、统一指挥保障作用。省政府分管领导赴青海湖等景区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根据市场动态适时发出指令要求。假日旅游工作指挥保障机制已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督导检查。6个联合督导巡查组下沉一线开展督导巡查工作,聚焦游客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问题,加强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宾馆住宿、购物环境等各领域督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及企业落实落细主体责任。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2843人次,检查经营单位797家次,发现并现场整改问题29个。全省未发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
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舆情监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引领作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发出10余次倡议、提示、提醒、告诫,曝光一批违法违规涉旅企业,在行业内形成有效震慑,引导营造旅游市场良好氛围。
四、细致周到服务,及时处结投诉。招募文明旅游青年志愿者725人,为游客提供购票指引、秩序维护、安全提醒、文明引导、旅游咨询等服务,遍布省内主要景区(景点)和重要旅游节点,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累计达4805人次。建立“有诉必接、接诉即办、办结必访”的高效投诉处理模式,推动解决游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游客服务体验。全省共办理旅游咨询、意见建议及投诉100条,答复和处置满意率100%。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qhwl/187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