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家乐调研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村农家乐 > 正文

西藏芒康:高原葡萄酒产业渐成“紫色名片”

  • 时间:2022-06-19 14:13:13
  • 来源:
  • 作者:
  •  

  

  “高高的雪山上有首歌,白云的下面唱咯,敬上这杯祝福的酒,愿你喜事多哟!”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纳西村果拉卓玛家的农家小院里,伴随着欢快的藏族祝酒歌,高脚杯中暗红的葡萄酒摇曳,推杯换盏间幸福的歌声飘向远方。

  在纳西民族乡,村民几乎户户种植葡萄、家家都会酿制葡萄酒。当地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有百余年,如今葡萄产业已成为纳西民族乡远近闻名的“紫色名片”。

  “这里种出来的玫瑰蜜葡萄色泽暗红,粒大味甜,经过筛选、清洗和自然发酵等过程,就有了面前的这杯美酒。”热情好客的果拉卓玛一边帮客人斟酒,一边介绍说,葡萄酒已成为当地的土特产,除自家饮用外,还会向南来北往的游客出售,这成为不少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在纳西民族乡,葡萄酒产业不仅有村民们的“单打独斗”,也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进而带动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苍翠的峡谷间,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的一座现代化葡萄酒厂格外引人注目。“公司已开发出水晶橙酒、干红和干白等达美拥系列10种产品,年产葡萄酒超200吨,产值3000多万元。”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洛松次仁说。

  谈及为何将葡萄酒产业作为创业方向,洛松次仁认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别样的情怀是两个重要原因。“我们这属于干热河谷,适合葡萄生长,葡萄中的花色素苷、酚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等都相对较高。同时,源自高海拔、高原的有机食品,也是公司葡萄酒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洛松次仁说,这让他坚信这里能生产出高品质葡萄酒。

  “我希望能让更多人品尝一杯来自高原的浓郁芬芳。”洛松次仁说,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特意到西北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进修,投入全部家当,又贷款、借款90万元开始创业。“要让盐井葡萄酒走出大山,就必须先将现代化的技术引进大山。”

  随着企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效应也逐步显现。芒康县多家葡萄酒公司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附近乡镇群众种植葡萄,据统计,目前全县葡萄种植规模已达万余亩,户均增收超8000余元。

  芒康县将葡萄酒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目前已发展葡萄酒企业6家,“芒康葡萄”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芒康葡萄酒文化挖掘大有可为,公司计划筹建酒庄,扩建酒窖和展厅,吸引游客到酒庄观光休闲,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体验,让游客和消费者体验不一样的高原葡萄酒文化。”洛松次仁说。

                                                                                 (责编: 李雨潼)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ccx/lysp/202206/t20220617_3035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调研网 dy.nongjiale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2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