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家乐调研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资讯 > 正文

延长赏花经济“保鲜期”

  • 时间:2025-09-19 01:04:00
  • 来源:
  • 作者: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一年赏花季,在各地赏花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不少地方陷入同质化模式。数据显示,全国超70%的赏花景区面临“三月爆满、四月空城”的困境,在与时间赛跑的背后,折射出传统赏花经济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

  赏花景区普遍采取“春种秋收”的粗放模式,万亩花田虽呈现出壮观景象,却往往沦为游客拍照打卡的背景板。某油菜花景区曾斥资千万打造观景台,却在3年内因周边同质化景区激增导致客流量腰斩。花期的短暂性更是加剧了这种脆弱性,像这几年比较走俏的赏花品种梅花、桃花、樱花、油菜花等,花期一般只有一二十天,花期一过,景区很快便门可罗雀。一旦遇到风霜雨雪异常天气,则会让期待一年的赏花盛事化为泡影。这种“靠天吃饭”的运营模式,本质上是资源依赖型发展路径的延续。

  赏花经济之所以遭遇“昙花一现”的尴尬,表面上看是因为花期不够长,实质上是由于产业链不够长。比如,被誉为“梦里老家”的江西婺源,几年前就将油菜花与徽派建筑、晒秋民俗深度融合,打造“梯田花海+古村慢生活”的复合体验,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1.8天。久负盛名的成都龙泉驿也是以桃花为依托做大蛋糕,在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创新推出“桃文化主题剧本杀”“古风花朝节”等沉浸式体验,让传统赏花活动蜕变为文化嘉年华,让花卉资源与文化基因产生化学反应,培育出具有独特标识的文旅IP。

  破解赏花经济的“花期魔咒”,本质是推动“资源变现”向“价值共生”的跃迁。通过科技赋能延长观赏周期、文化创新提升体验深度、产业融合拓展消费场景,方能让“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景转化为“四时风光各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图景。当花瓣飘落时,真正留在游客心中的不应只是转瞬即逝的影像,而是持续生长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这或许就是赏花经济永续绽放的密码所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xxny/t197416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调研网 dy.nongjiale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2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