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红薯采收旺季,2025年8月20-21日,贺州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广西农业科学院、富川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甘薯单产提升示范基地,开展科学测产。测产主栽品种为“西瓜红(普薯32)”,实现亩产4408斤、亩产值5443元,较去年同期亩均增收1037元。
绿浪接红壤——航拍镜头下的甘薯产业生态样本
此次测产采用“三阶分层抽样法”开展科学测产:将地块按土壤肥力梯度均等划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内选取1块代表性田块,每块田随机划定20m2面积的测产样方,现场收割全部红薯块并完成除杂、称重等流程,最终通过小区面积产量折算亩产产量。在开展测产的同时,专家团队在育苗选种、种植、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方面,现场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富川县新华乡甘薯测产核心数据
基地 | 品种 | 亩产量/斤 | 商品率 | 平均单价 元/斤 | 亩产值/元 |
1 | 普薯32 | 4408 | 95% | 1.3 | 5443 |
2 | 南紫薯008 | 4136 | 97% | 1.12 | 4493 |
甘薯测产现场
种植户钟德春的示范基地集成应用贺州市农业科学院“鲜食甘薯水肥一体化节点施肥技术”,主栽优质高产品种“西瓜红(普薯32)”。通过“脱毒健康种苗+智能水肥”技术,实现资源节约、品质提升、收益跃进三重突破:资源端节水减肥35%、农药用量降低30%,生产端效率提升35%。品质端单株均产量达1.5斤、商品薯率超95%,推动地头收购价同比上涨8.3%至1.3元/斤——以技术创新驱动甘薯产业迈入“节水增绿、提质增效”新阶段。
人勤绘丰年,南紫薯008长势喜人
据市农业科学院专家介绍,富川县2025年甘薯种植面积达3.91万亩,占贺州市总面积23%,规模化种植占比高,上半年产量提升,带动上万农户增收。目前,甘薯种植依托市农科院技术支撑,实现从选苗到智慧管理的全流程升级,推动“经验种植”向“智慧种植”转型。测产初步结果显示,相较去年同期,每亩收益增加超千元。
近年来,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深化与县级农业部门、种植基地的三方协作,系统性推广覆盖“品种选育—健康育苗—机械作业—精准施肥”全链条的绿色生产技术与智慧农业装备,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生产效益。其中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普及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供有利条件,已成为驱动贺州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下一步,市农业科学院将围绕甘薯产业提升,重点推进“三位一体”发展体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区域品牌价值提升、产业链深度延伸,通过“示范户带动+技术培训”双轮驱动,助力全市红薯产业提质增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调研网 dy.nongjialew.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